?? 近日,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一項關于高能量密度鈉 - 金屬混合電池的研究成果引發行業關注。研究團隊通過對硬碳負極材料的深入探索,并巧妙運用 我公司CHEMFISH 提供的關鍵產品六氟磷酸鈉(NaPF?),成功為下一代鈉離子電池的發展開辟了新路徑。?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37877532401499X
鈉離子電池因成本低被視為鋰離子電池的理想替代,但鈉枝晶生長等問題嚴重制約其應用。本次研究中,研究人員將目光聚焦于硬碳材料,評估其作為無負極鈉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。通過系統研究硬碳材料的類型、粒徑、形貌,以及電解液和添加劑的影響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。其中,采用微球形硬碳(S-HC)和特定電解液的半電池,運行時長超 3000 小時,平均放電容量達 550 mAh/g,接近傳統鈉離子電池中硬碳容量的兩倍;無負極 Na?V?(PO?)?||HC 全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工作電位,相比傳統全電池提升了 25% 。?
在電解液體系的構建中,CHEMFISH 提供的六氟磷酸鈉(NaPF?,99%)發揮了關鍵作用。作為電解液的核心溶質,NaPF?解離產生的鈉離子,參與電池充放電過程的嵌入 / 脫嵌和沉積 / 溶解反應,維持電解液的離子導電性。研究團隊在此基礎上,添加氟代碳酸乙烯酯(FEC),優化固體電解質界面(SEI),有效抑制鈉枝晶生長,大幅提升電池的循環穩定性。?
該研究成果不僅為鈉離子電池突破性能瓶頸提供了新方向,也凸顯了 CHEMFISH 產品在科研創新中的重要支撐作用。隨著全球對儲能系統需求的不斷攀升,此類創新成果有望加速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的商業化進程,推動綠色能源產業邁向新臺階。